生物医药实验室人员更衣流程设计要点
一、更衣区功能分区:按洁净度梯度划分
功能:去除外部衣物,初步清洁
配置:个人物品储物柜(与洁净服柜物理隔离)、换鞋凳(两侧分别放个人鞋和洁净区拖鞋)、全身镜(便于检查更衣规范)
流程:脱外衣→脱个人鞋→换穿一更拖鞋→将个人物品存入储物柜
功能:去除手部微生物及污染物
配置:非接触式洗手池(感应出水,水温 30-38℃)、手部消毒器(75% 酒精喷雾 + 热风烘干)、擦手纸架(一次性无菌纸巾)
流程:七步洗手法洗手(≥20 秒)→清水冲洗→烘干→酒精消毒手部(覆盖所有皮肤,自然晾干)
功能:穿戴初级洁净装备
配置:洁净服储存柜(带紫外线消毒功能,每 24 小时消毒 1 次)、无菌手套存放盒、一次性口罩 / 发帽取用架
流程:穿洁净服(从下到上:裤→上衣→拉链 / 粘扣密封)→戴发帽(覆盖所有头发及耳后)→戴口罩(贴合面部,无露口鼻)→戴第一副无菌手套
适用场景:ISO 7 级及以上无菌区(如细胞培养室、无菌接种区)或 BSL-3 实验室
配置:无菌防护服储存柜(正压保存,防止污染)、鞋套 / 靴套、护目镜 / 面罩
流程:穿无菌防护服(覆盖二更洁净服,袖口与手套密封)→套鞋套(包裹二更拖鞋 / 鞋)→戴护目镜 / 面罩→更换第二副无菌手套(覆盖防护服袖口)
功能:去除更衣后体表残留的粉尘、纤维
配置:双侧 + 顶置多角度喷嘴(风速 25-30m/s)、红外感应吹淋装置、急停按钮
流程:进入风淋室→关闭 doors →自动吹淋(15-30 秒,期间缓慢转身 360°)→吹淋结束后进入洁净区
二、核心设计原则:保障流程严谨性与防污染
人员动线严格遵循 “一更→二更→三更→风淋→洁净区",禁止逆向流动(如从洁净区返回二更)
不同区域的物品(如拖鞋、洁净服)专用,设明确标识(如颜色区分:一更蓝色、二更白色),禁止交叉混用
气压梯度:一更(0Pa)→二更(+5Pa)→三更(+10Pa)→风淋室(+15Pa)→洁净区(+20Pa),确保气流从高洁净区流向低洁净区,防止外部污染渗入
通风要求:二更、三更区换气次数≥15 次 /h,空气经 HEPA 过滤(效率≥99.97%@0.3μm),排风与实验室整体排风系统联动
洁净服选择:普通洁净区用棉质透气洁净服(可重复灭菌),无菌区用一次性 SMS 无纺布防护服(防液体渗透,一次性使用)
更衣区装修:墙面用防霉环氧树脂涂料(易消毒),地面用 PVC 卷材(防滑、耐酒精),储物柜用 304 不锈钢(无缝焊接,无积尘死角)
防交叉污染细节:二更、三更区设 “废弃防护用品收集箱"(专用黄色医疗废物袋),用于丢弃破损手套、口罩;洗手池排水接入实验室专用废水系统(经消毒处理)
上一篇 : 没有了
下一篇 : 日化实验室改造如何优化物料传递路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