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化品微生物检测区是对日化产品(如护肤品、彩妆、洗涤剂等)进行微生物指标(如菌落总数、霉菌和酵母菌、致病菌等)检测的核心区域,其洁净度设计需避免环境微生物对检测样品的干扰,同时防止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污染扩散,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。其洁净度等级及装修特殊要求如下:
空气中≥0.5μm 粒子浓度≤3520000 个 /m³;
沉降菌≤10CFU / 皿(φ90mm 培养皿,暴露 30 分钟);
换气次数≥15 次 / 小时,保持相对正压(相对于室外或低洁净区),防止外界未过滤空气侵入。
局部 A 级:无菌操作区域(如生物安全柜内、隔离器内),≥0.5μm 粒子≤3520 个 /m³,沉降菌≤1CFU / 皿,单向流设计(风速 0.36-0.54m/s);
周围 B 级:无菌检测区的整体环境,≥0.5μm 粒子≤352000 个 /m³,沉降菌≤5CFU / 皿,换气次数≥20 次 / 小时,与相邻区域(如普通检测区)保持 10-15Pa 的压差。
样品接收区:可设在检测区入口,用于样品登记、外包装消毒(需配备紫外消毒箱或酒精喷淋装置),洁净度可略低(ISO 9 级,即三十万级);
样品制备区:核心操作区(如稀释、接种),需与培养区相邻,洁净度为 ISO 8 级(或 B 级,针对无菌检测),配备生物安全柜(Class II);
培养区:放置培养箱,需独立隔间(避免培养箱散热影响其他区域温湿度),洁净度 ISO 8 级,且与制备区保持正压(防止培养箱释放的微生物扩散);
废弃物处理区:位于检测区末端,用于处理废弃培养基、污染吸管等,需负压设计(相对于其他区域),配备高压灭菌锅(生物废弃物灭菌)和防腐蚀垃圾桶(化学废液)。
面积≥2㎡,内有洗手消毒器、更衣挂钩(放置洁净服)、风淋装置(可选,针对无菌检测区);
缓冲间与检测区之间设互锁门(两门不可同时开启),通过压差控制(缓冲间压力高于室外,低于检测区),形成 “室外→缓冲→检测区" 的压力梯度。
材质:选用304 不锈钢板(无菌检测区)或防腐蚀环氧涂料(普通检测区),不锈钢板拼接缝用食品级密封胶填充(无凸起等),环氧涂料需均匀涂刷(厚度≥0.5mm),避免脱落;
高度:墙面需到顶(与天花板无缝连接),避免顶部积尘;墙角做圆弧过渡(R≥5cm),防止清洁时积污。
材质:采用无缝聚氨酯地坪或PVC 卷材(防静电型,可选),表面光滑(Ra≤1.6μm)、耐酸碱(耐受 75% 酒精、过氧乙酸等消毒剂)、防滑;
处理:地面需整体浇筑(无接缝),向地漏方向做 1% 坡度,确保消毒冲洗时污水快速排出;与墙面交接处同样做圆弧过渡。
材质:用铝合金扣板(可拆卸,便于检修)或不锈钢板,表面平整、无螺丝外露(避免积尘);
管线处理:灯具、风口、传感器等需嵌入式安装(与天花板平齐),缝隙用密封胶封堵,防止空气泄漏或积尘。
普通检测区(ISO 8 级):采用 “初效(G4)+ 中效(F8)" 过滤,送风口均匀分布(每 10㎡1 个),回风口设在墙角(远离操作台),确保气流无si角;
无菌检测区(B 级环境 + A 级局部):需 “初效 + 中效 + 高效(HEPA H13)" 三级过滤,高效过滤器安装在送风口末端(贴近操作区),A 级局部(如生物安全柜)采用垂直单向流,气流直接从顶部送下,经工作台面后从底部回风,避免微生物扩散;
压力控制:各区域压差需用微压差计实时监控(精度 ±5Pa),无菌检测区正压≥15Pa,普通检测区正压≥10Pa,废弃物处理区负压≥5Pa。
温度:20-25℃(避免温度波动影响微生物培养,如大肠杆菌最适温度 37℃,需与培养箱环境区分开);
相对湿度:45%-60%(过高易滋生霉菌,过低易产生静电吸附粉尘);
设备:配备恒温恒湿空调系统(精度 ±1℃,±5% RH),风管采用镀锌钢板(内壁光滑,避免积尘)。
上一篇 : 没有了
下一篇 : 卫生用品洁净车间的缓冲区设计有哪些关键要点?